大讨论|聚焦母校发展,积极建言献策<br/>--外国语学院召开校友调研座谈会

发布日期:2020-08-17来源:外语学工办

8月15日上午,外国语学院召开线上“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百强建设大讨论之校友调研座谈会,来自三个专业不同领域的十多位校友代表与母校师生在钉钉平台云相聚。学院党委书记刘春香、常务副院长赵志义、副院长张宇、各系主任、学工办主任洪灵敏参加。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国华老师主持会议。

陈国华首先对于周末参会校友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向校友们心系母校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同时他希望校友们能够结合自己的发展经历,为母校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随后,刘春香向校友们讲解了学校争创百强大学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方针、战略定位和奋斗目标,推进以实施五大工程、建设五大平台为重点任务的“跨越工程”。详细介绍了外国语学院在学校跨越式发展总体建设目标的框架下,紧紧依靠浙江大学丰厚的学术和人力资源,将外国语学院建成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外国语学院以及近五年全力推进建设完成七个重点项目,诚挚恳请校友们积极指导并提供有效帮助。最后她邀请校友们能经常回访母校、欢聚一堂,对母校的发展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校友们从自身经历出发,围绕“人才培养”、“职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以及培养途径”、“学校百强建设”三大主题纷纷建言献策。值得一提的是,校友们在许多方面都达成了共识。他们普遍认为百强大学的外语人才应该是专业基础扎实、具有丰厚交叉学科知识储备,能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与实践型人才。

在交流中,不少校友都回忆起了青葱的大学时光,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同时肯定了学院注重专业基础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强调了基础对核心竞争力发展的重要性,希望学院能不断地强化扎实专业功底,鼓励多学科知识储备,并建议调整培养计划,加强实践实习教学,搭建创新和创业平台;鼓励学生们任学生干部、参与学生组织、参加各类竞赛与活动以提高自身能力。校友们还希望学院可以多提供跨专业学习的机会,不仅限于横向拓展而拓展到纵向,培养“外语+”人才。

在提高硬实力外,英语专业2005届校友童优娣、2011届校友王怡斐等都认为要特别注重外语学子软实力的提升,要加强学生高压工作下的心理健康建设,建议在低年级中开设系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实习实践,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他们一致认为,智商、情商、逆商、财商、格局观念、独立思考能力等对一个人成才尤为重要。

在学校百强建设方面,校友们认为首先要注重学校的声望和社会影响力,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其次是加强学科建设,做出学院的特色等;校友和学校发展是共同体,校友们表示在加深校企合作方面将非常乐意提供资源,或协助学校进行相关的对接,拓宽学生实习实践渠道。

最后,赵志义院长做了总结。他对参与讨论与交流的所有校友都表达了真挚的感谢,并表示,同学们的发言都是非常宝贵的建议,对学院的下阶段的工作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会议的最后,外院领导班子共同表示,校友和学校应当是相互依存、共同进步的,如果你们需要母校的支持和帮助,请记得母校一直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

此次校友调研会虽然于线上举办,未能缩小彼此的空间距离,但这无法阻止一颗颗共盼美好心灵的交流,与一份份甘于奉献乐于反哺思维火花的碰撞。此次会议成效显著,进一步解放思想,汇聚学院建设发展新的灵感与思路,更为学校百强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葛阳洋

返回顶部
关闭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