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正好是父亲105周年的诞辰,铜像和油画都来到了故居,带来了我国文艺界对父亲的深情厚谊,为故居增添了光彩,也是对父亲105周年诞辰的一份厚礼。”在座谈会上,朱生豪先生之子朱尚刚先生饱含深情地说到。
70多年前,年轻的朱生豪和夫人宋清如追求理想,不畏艰难,在动荡的抗战年代矢志翻译莎士比亚戏剧,为我们民族的文化事业付出了一切甚至生命,二人也谱写了一曲凄婉动人的爱情悲歌。70多年后,浙江省翻译家协会、杭州市翻译协会及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一批老师,和其他代表一起见证了朱生豪雕像与油画像落户嘉兴。
2月16日上午,朱生豪雕像和油画捐赠仪式在嘉兴南湖畔的朱生豪故居举行。嘉兴市文广新出版局副局长陈建江、浙江省译协会长、浙江大学教授范捷平、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院文联主席斯荣喜、杭州市译协会长王之江、浙江省译协副会长、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庞继贤、杭州市译协副会长、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赵志义等出席了捐赠仪式。陈建江、范捷平与雕像设计创作者牛晓琪、油画家卢家华共同为雕像揭幕。当日下午,在场嘉宾进行了座谈。
陈建江指出:“朱生豪先生是嘉兴的骄傲,也是浙江的骄傲、中国的骄傲。”范捷平教授指出:“我们共同缅怀朱生豪先生,不仅仅是纪念他个人,更是传承一种精神,他用短暂的一生为中国文学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应学习他的精神来做好我们的事业。”斯荣喜副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朱生豪先生的精神影响力非常大,值得我们永久缅怀和纪念,在实现中国梦伟大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也理应向他学习,进一步做好文化的传承。我们一定要大力提倡并鼓励广大师生服务社会,参加社会文化公益活动。”王之江教授表示:“我们协会一定继续大力支持这类有益于文化建设的事情。”庞继贤教授、赵志义教授表示:会大力提升外语教育特别是翻译教育水平,切实与嘉兴市文广局及所属朱生豪故居合作,筹划近期建立外语翻译教学及研究实习基地,以更好为师生服务社会打造平台。江苏泰州学院外国语院长王祖友教授代表捐助者表示:他感到非常欣慰,为组织者能够善款善用,为朱生豪塑像最后得以落成。虽因病不能出席的浙江大学陈才宇教授却寄来发言稿,特别指出:朱生豪为了民族的尊严翻译莎士比亚,去世前完成31部莎剧的翻译。他的译文已成为译学的经典,他以近乎完美的迻译为我国的译学树立起一座仰之弥高的丰碑!他还强烈呼吁热心人士继续努力,为编纂《朱生豪全集》这一文化大业再做贡献。浙江外国语学院桂清扬教授与张建青博士在发言中特别表示:他们是朱生豪的忠实粉丝,是因深爱着朱生豪先生而来缅怀这对伉俪,他们为此活动的举行激动不已。
据项目发起人我院张建青老师所写《著名翻译家朱生豪塑像落成记——兼纪念莎士比亚去世400周年》一文介绍,他从中学开始如痴如醉狂读朱译莎剧,2002年就产生了为先生建立塑像的念头,2012年在浙江省译协、杭州市译协等的支持下正式发起成立了“朱生豪先生百年纪念委员会”,期间多次倡议募捐,历时长达5年,多经变故及各种不易,与艺术家反复沟通,雕塑家更是三易其人,但他初心不改,最终主持完成了塑像与油画像。
今年正值朱生豪诞辰105周年之际,大家一致认为:这是对先生伉俪最好的纪念,是对翻译文化最好的传播和传承,实在一件弘扬我国翻译文化、致敬中外先贤的盛事。
此次活动由浙江省翻译协会、杭州市翻译协会、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嘉兴市文物保护所共同举办,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处处长汪红星、副处长韩月、嘉兴市文物保护所所长张青、副所长盛杰辉等领导出席了捐赠仪式和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