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于2000年设立日语专业,是浙江省内最早开设日语专业的独立学院。本专业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区域资源优势和浙江大学丰富的办学经验,坚持“专业素质+特色方向”的培养模式,已培养出十一届毕业生,现有在校日语专业本科生约200名。
近年来,本专业致力于以海外教育资源拓展为手段,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日语专业先后与日本佐贺大学、静冈文化艺术大学、长崎国际大学等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每年均有学生通过“交换留学生”、“3+1”、“2+2”等项目赴日留学深造。截止2014年5月,已有69人参加上述项目,海外教育资源的拓展取得积极成效。
此外,日语专业还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进行各类型的海外研修,邀请日本的专家学者、日本大学的学生来我校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最近几年,日语专业学生赴日本、香港、美国、英国等地大学参加各类研修活动的数量,以及与日本大学、政府机构合作在本校内举办大型交流活动的频率都不断增加,且计划与日本长崎国际大学建立互为海外实践基地的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走出去”及海外教育资源“请进来”的机会。
良好而广泛的对外交流活动对开拓师生视野,加深对日本的了解、提高学术、科研水平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留学归来的城院日语学子均表示这种国际化的教育模式令他们受益匪浅。
以下是部分毕业生赴日学习心得:
1.毛静妍(日语0801班,参加2012年日本大阪国际交流中心组织的赴日交流活动,现工作单位: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
我是2012届日语0801班的毛静妍。在毕业那年,我有幸争取到了由日本大阪国际交流中心组织的赴日交流机会,参加了2012年UP春季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半月,但是经历的每一个点滴,都使我至今受益。
我院赴日交流机会很多,与长崎国际大学、佐贺大学、静冈艺术文化大学等建立了各种国际交流项目。而我这次赴日机会结缘于大三时,我参与接待了长崎国际大学中野老师一行。长崎国际大学的中野老师曾多次带领茶道社、和服社等学生与我院日语系学生进行艺术文化交流。作为一名杭州人,我尽可能运用所学日语把自己对这个城市、这所学校的热爱,传达给了中野老师一行;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对于中日文化交流的热忱与努力。通过各种校内的交流课程及课下活动,我与中野老师和随访日本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于是当得知那次交流有一个环节能够拜访长崎国际大学,我便毫不犹豫地去争取,并且有幸争取到了。
2012年3月6日,我怀揣着忐忑而激动的心情,独自踏上了大阪交流之旅。参与本届UP春季班的学生分别来自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韩国、意大利、德国、斯洛文尼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共计29人。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一样的文化背景,但我们共同拥有对日语学习和文化交流的热情。大阪国际交流中心是一个有着多元化交流课程的地方,同期除了春季课程,还有外交官课程、国际商务课程等同步进行。研修期间,基本每天都排满各种课程,我们通过小组讨论、辩论、演讲、采访等方式进行学习。因为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的差异,光用日语清晰表达已经不易,还要让非日语国家的同学通过日语来理解更是难上加难。于是我们每天都会被刷新一遍世界观。但正是因为这样思想火花的碰撞,让我们的日语交流能力突飞猛进,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变得更加独特有趣。
在研修期间,我们不仅在交流中心学习日语,也在生活中体会到了日本文化。我们观战相扑、学习花道、体验和服。在京都学习彩染,在大阪定点旅行,在广岛学习料理,留下了许许多多珍贵的回忆。 在访问长崎国际大学的时候,我住在了之前在杭州接待过的同学家中,感受到了日本家庭料理的美好,无论是用的餐具,还是食物本身,都美好的让人赞叹。而长崎国际大学的课程见学过程,更是让我对日本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执着多了一分尊敬之情。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然而随着国际文化的交融,如何对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十分重要的。这也越来越为社会上用人单位所看重。多多亲身去体验这个世界,接收全方位的资讯,是最好的成长方法。我很感谢母校,能够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良好的平台。我现在交通银行工作,日常工作中虽已用不到日语,但我仍然和日本的朋友保持联络,交换各种方面的信息与看法。促使我不放弃日语学习的,恐怕很大部分是源于这段宝贵的经历。我希望更多的学弟学妹能够把握这样的机会,把握自己的未来。
2. 杨彬彬(日语1001班,2013年4月-2014年3月赴日本佐贺大学交换留学1年,毕业后去向:赴日攻读硕士学位)
城院日语系可以说是一个温暖的家,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每一位都是不可缺少的成员,师生情谊更似朋友。专业老师的教学水平不亚于浙江大学,她们能给我们最生动的课堂,课外也会与我们聊天谈心,近距离互动。在一群可爱同学们的陪伴下,在老师们悉心的教导下,我度过了充实、愉快的大学生活,并且在大三的时候,有幸赴日本佐贺大学留学一年,而这一年带给我的又是另一种成长。
首先当然是日语能力的提高。在佐贺会有很多与日本朋友以及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交流的机会。锻炼听说的同时增长了见识开拓了眼界,意识到自己原来真的是“井底之蛙”。
其次是感受到日本有太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他们优美的环境,极高的国民素质,他们人与人之间的信赖感,尽心尽力的服务等等,都让人钦佩。经过这一年的生活我也爱上了日本并且选择再次回到那里留学。
最后是生活能力得到了锻炼。这一年是头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一个人生活,从一开始的笨手笨脚到后来的得心应手,回顾起来,还是挺欣慰的。还有我认为打工也是必须经历一下的。因为那样才可以提前看到自己将来进入社会以后大概会是什么样子,自己对于工作是什么态度等等。还有接触到更多的人群也十分有趣。
总之,这一年的留学生活给我带来的影响很大,我非常感谢学校能给我这个机会。当然城院日语系除了佐贺大学,同时还与静冈文化艺术大学、长崎国际大学有着合作交流项目,所以出国在我们这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希望学弟学妹们也能够选择日语系,选择更多可能性。
3.陈方旭(日语1001班,2012年9月-2013年8月赴日本佐贺大学交换留学1年,毕业后去向:赴日本筑波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因为对动漫和语言的兴趣,在高考结束,填报志愿之际,我选择了日语这个专业。进入城院之后,知道日语专业只有两个班,一个年级甚至只有六十余人,与其他大分院大专业相比,虽然显得单薄,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团体,让老师们跟同学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让彼此更加亲近,让我感受到了日语专业这个团体所带来的人情味。
度过了愉快而充实的大一大二生活之后,日语专业又再次给了我惊喜——一次去日本佐贺大学交换留学的机会。虽然有名额限制,但凭着对自己独立自主能力的自信和在两年的日本语言文化的学习中对日本的憧憬,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没想不到一个星期,我便如愿以偿。
准备留学的手续是繁琐的,而准备留学的心情更是复杂的,经过了半个学期的忙忙碌碌,终于在大二的学期末,一切尘埃落定。9月,浦东机场,带着对家人朋友的不舍和对留学新生活的期待,我独自一人踏上了日本的国土。
比起在陌生国家生活的不安,我的心中更多的是兴奋之情。在佐贺大学的日本学生和老师热心的帮助下,我迅速进入了稳定的学习状态。因为在佐大的文化教育学部,所选的几乎都是关于日本文化、文学、历史等,让我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变得更有深度。佐大的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不仅结识了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还有一些可爱日本女生朋友,我们在许多课程中一起学习,在活动中一起欢笑。
一年的国外留学经验之所以珍贵而难忘,不仅是因为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更是因为在陌生环境里有更多磨练的机会,通过各种新的挑战来实现自我提升。在日留学的一年期间,第一次在餐厅打工,体会过工作累时的苦,但也尝到靠自己赚钱的成就感所带来的甜;第一次踏上一个人的旅途,樱岛火山喷发时的壮丽,宫崎色彩缤纷的紫阳花在雨中开得绚丽,每一次沿途路过的美好风景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个第一次都是我在这一年的留学生活中所送给自己的礼物,值得好好收藏。
我相信每一次自己的选择都会带来意外惊喜,正如我当初不假思考却十分坚定的选择,才让我的人生中有了这样一段特别而又值得回味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