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人才并不过剩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浙江是外贸大省,有数以万计的涉外公司和企业,为具有良好外语综合能力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2007年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已超过12万,人数仍在逐年增加,但大量的跨国公司和外向型公司却为招不到合格的综合型外语人才而苦恼,这说明,外语人才实际上并没有过剩。浙江省外向型经济发达,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更需要创新型、开拓型、外语强的国际贸易人才。可以说,尽管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就业,但真正复合型、高质量的外语人才仍然奇缺,这是外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和机遇。扎实的英语基础加上行业知识和技能证书确实能使外语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应聘中赢得先机,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人才培养充分考虑了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这一取向的变化。
打好厚实的英语专业基础
不管是外向型的人才还是高质量的翻译人才都需要具有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和宽厚的知识面。根据杭州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就业市场对外语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在凝练专业特色时,英语专业重视学生的专业基础,对基础课程教学采用全过程监控。通过同声翻译课程模块课程,第二课堂的“辩论中心”和“写作中心”,通过“月考”、“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考试的强化和模拟训练,培养和巩固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在专业方向建设上一直以“就业出口”为导向,建立了以翻译研究为“龙头”,语言和文化/文学研究为支持的发展框架,以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和教改项目为载体的师资队伍团队建设,打实专业基础。过去三年中,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达到94.51%。按照我们正在实施的课程教学改革和现有师资队伍的实力,我们完全可以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高级英语人才。
建设好特色专业方向
在学生的实践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上,我们着力打造了翻译和国际经贸两个专业方向,开设了同声传译特色课程,强化了翻译作为专业发展和促进就业的主力地位。翻译是外语类应用型人才的代表,高质量的翻译工作者也是市场的紧缺人才,为此,我们做了不少努力。从2004年起就开设了翻译方向,现在已经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既有在高校担任翻译教学多年的教授、副教授和博士,又有来自外贸、旅游等行业的翻译从业人士,有较强的翻译实践能力。为让学生有更多的翻译实战锻炼,我们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翻译竞赛活动,目前已有多位学生获奖。我们还拓展社会资源,作为杭州市翻译协会会长单位和杭州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翻译专家委员会主任单位,充分依托杭州译协和杭州市公示语研究中心,将两个机构作为外语教学的辅助单位,为学生提供社会服务和实践实习平台,提升学生能力,促进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在市场需求中找到就业龙头
国际贸易专业方向我们是从2002年起开设了,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学生不仅要掌握外贸知识,在毕业前通过考试拿到单证员证书,还要掌握具有前瞻性的商品知识和企业管理理论,同时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商务活动。我们国际经贸方向培养出来的学生要具有国际视野,适应能力强,就业面广,几年来已培养了近千名这方面的人才。目前,外经贸方向的毕业生在毕业前90%以上都拿到了单证员证书,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进入国际贸易的行业,我们在市场的需求中找到了我们的就业龙头。
凝练好专业的特色和亮点
高级口译人才被列为“长三角地区紧缺人才”,每年我们都有大量的学生自发去报考上海的“中级口译”和“高级口译”考试。为配合市场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最近几年,我们在高年级加强了“口译”教学的力度,对口译能力进行深化,为学生提供模拟“口译现场”,使他们能有机会亲历“现场”,积累实战经验,授课教师还带领学生积极走出校园,参与由浙江省政府对外宣传部主办的“连线浙江”邀请境外媒体访问浙江、报道浙江的大型对外宣传活动,担任主要口译工作,这对参与的学生来说是绝佳的观摩学习的机会,使他们最直接地了解顺利完成“口译”任务所应掌握的各种技能和必备的素质。学以致用,能真正为社会提供服务,也体现了我们教学真正的价值所在。
在服务社会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的专业特色和优势还体现在对学生进行社会服务和全方位的能力培养上,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就业优势。他们外语基本功扎实,语言应用能力出色,国际视野宽广,行为举止端庄大方,具有良好的英语口语和口译能力,还具备相关专业方向的知识。在为社会服务方面,英语专业打造一支20人的杭州市主要博物馆双语讲解员队伍,一支20人的杭州市高层次具有较高双语能力的会展志愿者服务队伍,打造一支50人的杭州市各公共场所外文使用问题纠错啄木鸟队伍。学生们发挥他们的外语能力,已经参加了多次省、市级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外语分院将进一步与杭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杭州市园文局、杭州市各大会展中心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践机会。2009年1月,杭州市公共场所外文使用网启动仪式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举行。杭州市公共场所外文使用网由杭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旨在规范公共场所的外文使用,为优化杭州市语言环境,提高杭州市的整体形象和市民的文化素质,做出应有贡献。英语专业不少优秀学生参与建设,他们可以学到网站建设和维护的知识技能,更可以在更新网站过程中加快外语使用能力的提高。
因材施教打造就业或深造双向人才
为了突出英语专业的特色和特点,我们大量使用原版英文教材,强化学生的英文阅读和口语能力,扩大知识面,拓宽思路,强化英语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缩短学生从走出校门到胜任实际工作的时间。在教学设施建设上,投资100万的“同声传译”实验室和“全景外语中心”综合实验室于2008年完工后投入使用,投资近60万的外语创新实践中心在2013年投入使用,使学生的第二课堂和专业实训有了较好的保障。我们鼓励学生本科毕业后出国深造,在每届学生中,有35-60人左右非常有潜力的学生会分别考取国内和国外名校的研究生(如人大、复旦、武大、浙大、北外、上外,广外、华师大、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法国巴黎九大、里昂高商、香港大学等),这些优秀学生中很多在 CCTV杯、“外研杯”全国英语辩论大赛,浙江省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中获得过名列前茅的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