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院中心组理论学习会

发布日期:2012-10-31来源:党政办

  在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的新形势下,根据学院党委的要求,10月24日下午,外语学院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学习刘延东同志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并结合分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与实际,就分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行研讨。学院院长吴健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分院领导、系部办主任、教工支部书记及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

  刘明睿书记主持会议并做发言,她从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形势,阐述了提高教育质量的紧迫性,对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和协同创新、坚持内涵发展这两个核心工作进行了深入解析。她提出要深入学习领会文件和讲话精神,认识到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通过学习统一思想;她还结合分院实际,就专业建设和转型、人才培养特色和质量、城市学院国际化教育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问题并引发大家深入思考。

  陈小莺副院长做了中心发言,她提出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根本,她具体地分析了目前分院的师资队伍现状,指出结构不够合理、缺少学术带头人是两个关键问题,这都大大制约了分院的发展,分院应该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青年教师培养方面花大力气;她还强调了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之间的关系重要性,面对全国性的外语专业偏多、学生过剩的现实,面向未来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更显得必要。要深入调研国内外发展趋势、修订教学计划、调整专业结构、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英语系主任沈雷燕和大学英语教学部主任曹胥萍分别发言畅谈学习体会。沈老师表示通过学习,在明确英语专业发展战略思路和促进全面提高质量两方面深有感触,刘延东同志提出的顶层设计思想,可以指导我们做好谋篇布局,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努力做到教学、科研、育人协同发展,从源头上解决现存的矛盾和冲突。她还针对英语专业的具体实际,探讨了顶层设计的一些思路和建议。曹老师则重点谈了对教育、教学和教育质量等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她提出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教育国际化”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硬道理;质与量两手都要抓,当下必须着力解决“量不够质也缺”的现实问题;要严谨治教,以教风促进学风;要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强化教师的交流互动,协同创新;要改变惰性思维,小富即安的现状;要完善质量的评估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最后她还表示在以国际化教育为特色的办学过程中下,学校应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希望也将外教引入到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师资队伍中。

  与会成员就学习体会进行了交流,特别就科研团队建设、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教育改革、教师评估体系等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王之江院长在最后的发言中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处理好几个关系很重要。一个发展模式的问题,由大到强怎么做?是追随别人还是抢占先机?另一个是定位的问题,翻译、国贸、涉外等专业特色,和国内同类院校乃至更高一级的院校比,我们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我们外语教育的人文性在哪里?工具性在哪里?专业性又在哪里?要回答好这些问题,顶层设计、人才引进、师资队伍建设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要搞清楚。

    最后学院院长吴健做了总结讲话,吴院长指出:两个文件给我们指明了提高教育质量的道路,接下来,需要我们在具体工作中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对于分院来说,教育质量提高根本在于如何稳定现有的规模,关键在于如何优化师资队伍和结构,强化学科和专业特色,注重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在今后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信息量,注意虚实结合。既要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又要不拘泥于具体实际,这样才能解放思想,受到启发,产生创新性思维,使大家从中受益。

 

 

 

返回顶部
关闭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