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外国语学院的学科特点,围绕杭州市建设“生活品质之城”和建立“国际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长三角创新创业中心、长三角综合交通物流中心、长三角制造业中心、长三角南翼现代服务业中心、浙江省科技教育文化中心”七中心战略,外国语学院积极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一、“杭州市公共场所外文使用问题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得到市领导的肯定
“杭州市公共场所外文使用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是外语分院与杭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合作的调研课题。本课题的目的旨在推进杭州市国际旅游化城市的进程,为杭州生活品质之城服务。外国语学院组织20名教师、8名外籍教师和19名学生,对杭州市地名、市政公用设施、国家机关和公益性事业单位与文化场所、风景旅游点、公益广告、大型商场广告和公共场所外文提示语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拍摄了3000多张实物图片资料,搜集了10余万字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草拟了《关于加强杭州市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使用管理的若干意见》、《杭州市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译法基本规则》、《杭州市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和《杭州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英译专家委员会章程》四个建议草案,供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规章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2007年1月30日在浙大城市学院通过专家鉴定,并得到了陈小平副市长的肯定,作出了相应批示。外语分院与杭州市语委办撰写的调研报告《杭州市公共场所外文使用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在浙江省第三届语言文字工作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二、杭州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翻译专家委员会的成立旨在发挥 “智囊团、语言卫士、学术权威”的作用
外国语学院在2006年产学研项目“杭州市公共场所外文使用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基础上,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加以落实。2008年6月3日,在我院成立了杭州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翻译专家委员会,翻译专家委员会分为英语、日语、法语、韩语四个翻译小组,聘请浙江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大城市学院等高校11位教师担任专家委员。其中我院佘去媚、陈小莺和董曾珊三位教师分别被聘为英语、法语和日语专家委员。委员会秘书处设立在城市学院。市教育局高师处副处长程黎瑶为委员会秘书长,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叶加申为委员会常务秘书长,市翻译学会会长应远马为委员会副秘书长。 委托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组织开发“杭州市公共场所外文网”。
三、城市学院招商研究与培训中心已累计为杭州市培训招商管理人员347人
2006年4月27日,浙大城市学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招商研究与培训中心”。聘请浙江省政协原常委曹大立为招商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叶加申为中心常务副主任,杭州市人民政府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主任周开疆、浙江省国内经济协作办公室副主任郑宪宏为中心副主任。
近年来已完成杭州市人民政府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课题《关于国内合作交流中正确处理政府、企业与市场三者关系的研究》和《杭州市产业递度转移研究》等课题,研究成果曾专题向副省长茅临生汇报,并在杭州市多次合作交流工作会议上交流。
为了提高杭州市经济合作系统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杭州市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交流的水平和质量,截止2008年6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招商研究与培训中心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联合举办了6期培训班,累计培训人数达347人。培训对象已扩大到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重庆市和四川省等。
四、美国洛杉矶市少数裔商务发展中心想在城市学院建立合作基地
由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和杭州市贸易促进会共同承办的“2008美国洛杉矶市少数裔商务发展中心来杭商务洽谈会”已连续二年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内举行。
杭州市贸易促进会领导与美国洛杉矶市少数裔商务发展中心领导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参加商务洽谈会的有美国洛杉矶市少数裔商务发展中心代表团成员20多人及杭州市企业家代表30余人。外国语学院的10多名学生参与了商务会议的翻译工作。
洛杉矶市长办公室下属的少数裔商务发展中心(Minority Business Opportunity Center) 每年都组织本地商界人士来华访问、观光和洽谈。该代表团在每年来中国上海、广州等地进行商务洽谈。该代表团希望能与杭州本地的商界、高校进行接触,增进了解,以帮助双方寻找商务合作的机会。外国语学院已承办二次这样的商务洽谈会议。本次团员中有洛杉矶市长办公室的人员,洛杉矶港口采购部负责人,还包括全美照明和电器经销公司(Nationwide Lighting & Elect Supply)等10多家公司的老板和代表。代表团成员感兴趣的产品包括电器照明、首饰服装、照相器材、食品加工等等。根据商务发展中心的统计,前几年的来华访问已经带来超过数千万美元的商机。商务活动不仅给中外企业家提供了商务洽谈的平台,还给我院的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实践的良好机会。
五、外国语学院学生积极参与杭州市各项经济文化活动
外语分院学生活跃在杭州市的各项经济文化活动中,凭借自己出色的语言功底、优秀的个人素质赢得了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近年来,600余人次参加了杭州市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举办的活动。主要的活动有:
2006年4月,10余名同学参加休博会“世界休闲产业博览会”的志愿者服务;
2006年9月,日语专业同学作为日语翻译连续第三年参加由杭州市政府举办的“迎接休博会,徒步新西湖”活动,为中日友好作出自己的努力;
2006年10月15日-10月18日召开,外语分院30余名同学参与世界营养大会会议准备、接待工作;
2006年10月13日—15日, 外语分院陈雷雷、郑璐丹、朱文逸和林红媚四位同学参加了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杭州市外经贸局协办的2006西博会投资合作周活动, 担任接待和陪同翻译工作;
2006年,外语分院的学生还参与了第六届中国杭州国际女装展日语、第十五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国际湿地研究会议、杭州湖南商会的成立仪式、杭州评选国际花园城市活动、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评选志愿者活动等会议活动的翻译及会晤工作,受到好评。
2007年度外语分院学生陆续参加了以下活动:
2007年4月,10名同学参加了法国标志第一届经销商会议会务接待工作;
2007年4月,4名同学参加了杭州国际动漫节会务及翻译服务工作;
2007年5月,3名同学提供了连线浙江——欧非记者团翻译接待服务;
2007年9月25日-10月7日分院的39名翻译志愿者参加在杭州天都城举办的AEMI国际小丑嘉年华,提供翻译翻译接待服务;
2007年9月28日-10月1日,英语专业6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了2007上海“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杭州区接待工作;
2007年10月18日-21日 ,2007西博会投资合作周,英日语11位同学为大会提供了志愿者的支援协助服务。(中欧循环经济论坛、中日经贸合作洽谈会、欧美招商办公室);
2007年10月20日,10名同学参加了由杭州市政府举办的杭州工业招商洽谈会的翻译志愿者:徐茗荟、连蕙珊、朱梦莹、陈聆音、陈宇佳、郑晓华等;
2007年10月25日-10月29日 英语专业学生葛夏欢杭州商业杯围棋赛蒙古队英语陪同翻译;
2007年11月,15名同学参加中欧循环经济论坛,提供接待和翻译服务;
2007年11月,12名同学在杭州市政府外事办实习;
2008年4月,10名同学参加2008首届杭州国际禅茶文化高峰论坛,提供接待和翻译服务;
2008年5月,4名同学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会议,提供接待和翻译服务;
2008年5月,45名同学参加奥运火炬传递启动仪式;
2008年5月,9名同学参加奥运火炬传递杭州站国际新闻媒体代表团翻译;
2008年5月,7名同学参加连线浙江——欧非记者团翻译接待服务等。
六、外国语学院与杭州市部委局的政产学研合作在不断延伸
2008年,外国语学院与杭州市部委局的政产学研合作主要有:
1、与杭州市人民政府国内经济合作办合作:举办二期培训班、进行课题研究、参与市合作办的活动和调查研究、选派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2、与杭州市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合作:进行课题合作研究、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3、与杭州市外事办公室合作:选派学生参与大型外事活动的接待和服务工作、探索课题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
4、与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语言工作委员会继续探讨杭州市公共场所外文规范使用问题的合作研究,开发杭州市公共场所外文网,为推进杭州市旅游国际化服务;
5、与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园文局)合作,开展杭州市博物馆文化与世界博物馆文化接轨的调查与研究,为杭州市成为科技教育文化中心服务;
6、为杭州市西博办等单位提供口译、笔译等服务,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创造条件;
7、与杭州市外经贸局合作,开展外经贸系统招商管理人员的培训。为杭州市成为长三角创新创业中心、长三角综合交通物流中心、长三角制造业中心、长三角南翼现代服务业中心等服务;
8、与杭州市贸促会合作,开展贸促会系统招商管理人员的培训,并在杭州市贸促会建立学生实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