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强化“四史”学习教育成效,同时结合学院党校培训整体部署和“语”说系列微宣讲培训安排,4月8日晚6:30,外国语学院于文一420举行以“党建引航 文化筑梦”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党建文化节开幕式,特邀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直属党支部书记徐华炳老师作“四史”教育专题辅导,学院60余名党团员青年及“语”说微宣讲参赛者参加活动。活动由学工办主任钱丽敏老师主持。
开幕式以历届外语党建文化节视频回顾开篇,重温了十一年来外语师生在党建文化上的接力建设。紧接着钱丽敏从“红色讴歌”、“专题讲座”、“评比交流”、“学习研讨”四个主题12场系列子活动详细介绍了此次党建文化节的活动安排,他指出今年的党建文化节恰逢建党100周年,很多活动的设计不仅在继承传统品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更多的还是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展开,他勉励同学们要结合参赛深化对“四史”的认识,掌握应知应会的党史知识,在活动参与中助力学院党建文化再上新阶。
随后学生支部副书记孔可馨作为学生党员代表发言。她围绕自身学生支部骨干、毕业生党员、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三个身份展开,她表示自己要以身作则,带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积极主动学习,尤其要抓住建党100周年的好契机,努力提升自身思想境界、理论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校百强大学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更要身体力行、学思践悟,做好对党员身份的亮化与坚守。
最后,徐华炳向同学们做了“四史”教育专题辅导会。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意义在何处开场,他结合大量史实案例,指出共产党人正是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勇于牺牲、甘于奉献,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获得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伟大胜利;随后围绕“语”说“四史”微宣讲大赛的选题聚焦、文本撰写,他建议同学们要做到形式“新”,内容“实”,立意“高”。立足专业,发挥外语优势,用外语讲述四史、用角色演绎四史,这是形式之“新”;除多样化的形式、不同的表现方式外,更应该注重所讲述内容的深度与真情实感,这是内容之“实”;以青年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准共鸣点,挖掘历史上发挥重大作用的青年人的时代性力量,这是立意之“高”。
为帮助同学们更好打磨“语”说微宣讲参赛作品,提供详实的“语”说“四史”参考资料,徐华炳还推荐了一些专题网站和学习平台,如党史学习教育专网、共产党员网等。现场交流中,他更为几组正在打磨“语”说“四史”微党课初稿的参赛选手们点拨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思路与方向,并在会后进行了深入指导。他强调宣讲要“顶天立地”,要以小切点讲述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及精神谱系,用切实感人的事例引发共鸣,注重贴近生活、接地气。在通过“四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过程中,落脚点要聚焦在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紧密相连上;
此次“四史”教育专题辅导会不仅为学院如火如荼的“语”说系列微宣讲参赛者指明方向、明晰思路,更是一堂生动的党课,一次精神的洗礼,让在座师生在实干担当中进一步明确初心,在创新实践中强化使命担当。
文/葛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