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学风建设系列报道之课堂篇<br/>——抓手机管理,让课堂“专”起来

发布日期:2019-10-13来源:外语学工办

编者按:学风,顾名思义,学习、学术研究方面的风气,体现着学校师生员工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一直以来,外国语学院重视并始终将严抓学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推进,近期分院通过挖掘树立一系列创建优良学风的典型案例,在分院里营造良好学风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向学并掀起一股好学乐学之风。

课堂无手机,学习无""心。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和教师育人的主要渠道,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课堂上随处可见“低头族”、“拇指族”,他们肆无忌惮地玩手机,无心听讲,不仅耽误自己的学习,还对周围同学的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课堂氛围因此被破坏。

为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分院决定从“娃娃抓起”,面向19级新生推出“无手机课堂”这一举措,在上课时间将学生手机进行统一管理。

 

 

放下手机,独立思考。心理学家认为: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需要对感知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经过思维加工才能更深刻、更正确地了解事物的本质规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尝试并独立思考,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汲取,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上课参与度和老师上课体验感。

 

课堂无手机,交流零距离。随着“课堂手机统一管理”这一管理办法的施行,同学们的课堂专注力显著提高,精神状态日渐饱满,课堂氛围在师生间的双向互动中变得更加活跃。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提出: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高校要进一步转变理念,做到四个“回归”。第一个“回归”就是回归常识,教育的常识就是读书,就是要围绕读书来办教育,可见读书才是教育的根本。然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关键,课堂学习情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了正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维护课堂纪律,让学子去践行无手机课堂,一起收获知识,获得成长,分院推进“无手机课堂”此举势在必行。别让手机都偷走你的初心,我们的初心就在课堂。

/程明

 图/团学联纪检部

 


返回顶部
关闭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