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青春大有可为 实践育人青年大有作为<br/>——外国语学院开展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评比

发布日期:2019-10-12来源:外语学工办

10月8日,外语分院2019暑期社会实践评比暨新生专业实践教育会于文一109举行。暑期外语学子围绕“乡村振兴齐助力 青春建功新时代”主题开展了各类短学期实践活动,为充分展示实践成果并引导19级新生进一步认识短学期实践,外语学院9个实践团队和5位乡村助理代表今晚进行了激烈精彩的展示比拼。学工办主任洪灵敏,辅导员钱丽敏老师,实践团队指导老师沈晓鹏、章谛梦、王仙锦、周军等五位老师参加活动。

 

 

在主持同学简单开幕后,9支参赛团队依次入场。团队的暑期实践题材广泛,有深入古镇而传扬优秀传统文化者,有寻访师生而回溯学院廿载历程者,还有赴乡土村落而感受一方文明、探寻发展过程者……除PPT的基本演示外,许多团队还将实践过程及所见所闻以vlog、视频等生动的形式呈现;还有巧思者,运用新媒体平台向大众展示成果,在坚守暑期实践主题的同时,还赢得社会各界的上千浏览与无数好评。

 

 

 

 

 

在个人评比环节,各乡村助理代表也向我们展示了丰富的经历,表现了乡村振兴、垃圾分类等深刻的主题。其中,刘声霖同学在花场村对当地贫困实况的深入考察,让温饱不愁而身在福境中的在座有所启思。该村庄绝大部分都是贫困人口,特困人口就有12人,落后的基础设施与短缺的生活日用品导致生活诸多不便,佝偻的老人与干瘦的孩子让人尤为痛心;而刘同学对此号召身边朋友募捐钱款与衣物的行为,教人动容。在国家的扶贫政策下,当地生活质量在逐渐改善,教育普及率也在变高,但作为大学生,刘同学不仅仅是完成校内本职工作,还能传播善举,这给村民带来的不仅只有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陌生同乡人的体贴与关怀的温暖。

 

 

 

 随后,洪灵敏老师作为代表简短作结。她提到,本次实践活动的主要亮点是“团队多、热情高、视角广”,而参与实践的同学则有着“有毅力、肯吃苦”“有想法、会协作”“有胆识、敢实践”等优秀品质。坚信在乡村振兴等战略支持下,故乡可以回得去,未来可以看得见。

 

随后,公布了获奖名单。师生共享成功喜悦。

一等奖 英语1801“赴金华蒲塘村”团队与刘声霖同学。

 

 

图为一等奖团队与指导老师沈晓鹏击掌庆贺

二等奖 外院记者团“城启廿载 寻访师生”团队、商英1801“赴富阳黄公望村”团队、英语1803“赴余杭径山小古城村”团队,李妍同学与李玥同学。

三等奖 外语分院青志“赴朗和国际医养中心”团队、外语分院团学联“赴余杭塘栖古镇”团队、英语1802“走进西湖青芝坞旅游村”团队、英语1802“赴丽水景宁”团队、商英1802“赴塘栖古镇”团队。

 

分院一直坚持在“实践育人”的主题下,引导象牙塔的大学生走出去,而学生在知行合一的探索道路上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文/黄雅迪

图/徐启航 施懿轩

返回顶部
关闭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