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授业秉初心,怀瑾握瑜承族业<br/>——外国语学院先锋教师系列报道之张雁教授

发布日期:2019-05-17来源:外语学工办

 编者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创优争先、争当先锋。多少教师中的佼佼者、学习楷模在这里闪耀!外国语学院开通先锋教师报道系列,诉说先锋教师们的背后故事,记录他们如何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育人历程,弘扬他们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诠释作为一名教育者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担当。

 此为外国语学院先锋教师系列报道第十期,张雁教授。

 

张雁教授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开展合作项目访学

     张雁,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大外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中外高等教育及跨文化研究。城院首批入选省社科专家库教师之一,曾主持城院首个教育部立项课题,专著类成果是城院首次以第一作者单位获得的人文社科省部级荣誉,创造性与开拓性成就显著。在权威及一、二级刊物发表论文十数篇,多次获得省级与市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曾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人文社会科学),多次获得学院教学质量奖。每学期开设大学生科研指导讲座,担任城市学院外语学科方向负责人,为学术研究团队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师生篇:Potential·Interaction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作为教育工作者能做的就是引导每个人,最大化他们的潜力。而在此过程中,我也学习到非常多。”

 张雁老师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特殊个体,有着属于自己的优势。尤其在汇集不同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课堂上,不同分院、专业的不同学生各有千秋,她非常愿意为每位学生在英语相关的发展上做出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引导他们挖掘自己的潜力,实现优势最大化。

 在课堂上,她习惯引申话题,把自己的个人经验及与时俱进的话题,与课堂相结合,她的课堂生动而具有吸引力。她长期的教学与科研经验时常给学生以启迪,对学生的个人规划及特色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样的内容,在不同学年能以不一样的新颖方式呈现,这使学生能因共鸣的时事而密切关注课堂。这种良性互动的益处也是双向的,关注与时俱进话题的她,在思想具有高度与深度的基础上还具有灵动性;同时,学生充满创意的想法与新鲜的话题也经常让她获益匪浅。

 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张雁老师共开设多门必修、专业选修课程,每年授课时数长为400多个学时。提及这样的数据,张雁老师自己也颇为震惊。她将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留在了三尺讲台,献给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寒来暑往,她始终坚守着传道授业的职责。

 有人认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工作是枯燥繁琐的。但张雁老师的心态受学生的积极影响始终保持年轻,英语课堂在她深厚的专业背景与学生的活跃参与下兼具质量与活力的特点,语言学习也不会成为令学生感到非常负担的事。

张雁教授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开展合作项目访学

从业篇:Inheritance·Development

 “我的家族一直延续着从教的传统。这是我选择这条路的原因,长辈们也是我在这条路上不断向前的标杆。”

  家族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自民国起,长辈们留学后归国执教的传统一直传承,在这样的影响下,她认为自己非常自然地就选择了教书育人这条路。

  问及从业的心情,任教近三十年的张雁老师,眼中仍不自觉地雀跃着光芒。

 “92年一毕业我就投身教育事业。第一次站上讲台,看着台下比我小不了多少岁的学生,那份无处安放的兴奋与敬畏,我至今忘不了。”直到现在,张雁老师仍会因为学生们眼中充满力量的希望与活力,倍受鼓舞与震撼。

 张雁老师谦称自己的成就远不及长辈,所以一直在努力地去做到最好。她视前人为标杆,持之以恒地自我超越,还对教育事业始终保持热情并坚持钻研,因此不仅在学术领域颇有建树,独特的人格魅力还深受学生青睐。

 原传媒学院学生张序,在成功通过立交桥考试后,回忆起恩师,这样写道,“英语课上自由发挥的张雁老师,优雅斯文,气度非凡,讲话不紧不慢,却总能管住最调皮的学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大抵如斯。

 

 从03年入职城院至今,她见证了外语分院许多资源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并在学院繁荣发展的数十年协同共进。不忘初心,张雁老师将继续在杏坛帮助无数学生实现无限可能。

 

文/黄雅迪

返回顶部
关闭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