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晚,外国语学院职业生涯规划讲座暨专业发展实践校友分享会于文6-101顺利举行。活动特邀杭州朗阁教务总监何流,分院优秀校友林子弋、潘晟及姜森豪三位同学为全体2018级新生做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实践上的指引分享。分院党委书记刘春香、学工办主任洪灵敏与钱丽敏老师出席活动。
姜森豪学长以在校生、团学联主席及朗阁学员代表的多重身份,交流了他的经验与心得。同样经历过大一迷茫期的他认为,同学们应该承认迷茫与焦虑,但要保持上进的热情与动力,生涯在不知不觉的脚踏实地间就规划出来了。同学们要做好学习与工作间的取舍,绩点还是技能,要为人生长远规划做好选择;他还强调,也许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学科竞赛,但日常学习中的机会我们要尽量把握与争取,尤其是外院学生最为熟悉的presentation中的机会与挑战。作为大多与会者较为熟悉的学长,他以过来人的身将他三年来的切实心路娓娓道来,令人颇受启发。
随后,校友潘晟进行了她的分享。她将她多年的摸索,以兴趣、特长与专业技能相互比较的形式呈现,并得出要敢于尝试,在兴趣点中找到专业技能与擅长所在,让目标范围逐渐缩小,进而找到目标的结论。
林子弋校友认为要大胆尝试的同时,还提出了要把握当下的见解;并非泛泛而谈,她明确地举例多种深受外院学生青睐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证书与资源要求,并引导同学们思考以语言为工具及专业的两种发展方向,还劝诫同学们的就业思维不要被专业束缚。两位学姐的分享,不仅让同学们认识到摸索尝试的重要性,还为同学们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多种思路,并让迷茫的同学了解多元工作各自必要的准备。
最后,杭州朗阁教务总监何流结合教学一线与工作实践分享了她的职业规划感悟。在分析外语毕业生的就业倾向、各大城市对英专生市场需求、社会对英语相关技能要求等多项数据后,她提出要提高专业知识与岗位需求结合度的建议,例如随着英语教育的低龄化,考试培训师要向教育者转变,兼具同情心与同理心,针对硬性要求专业知识,她又进行了中英文化异同的举例比较。“学习外语是学习不同的思维方式。”外语学生应该深刻认识到这点,并发展自己的优势。
及时定位,找准自己,敢于尝试,不断精进。在座的新生不仅在校友们的分享中收获了校友们真挚实用的经验与心得,也在他们的勉励与建议下更加清晰了自我前进的方向。相信外语人只要继续秉承脚踏实地的进取精神,提早谋划,结合自身,一定能圆梦青春。
文/黄雅迪
图/邵梦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