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B20成员与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老师合影
B20,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作为G20峰会的前奏,是一场汇集全球最顶尖商界精英的经济盛会。外国语学院的5名优秀学子,黄世佳、俞惠萍、金天慧、刘岳卿和王一铮,作为城市学院派驻杭州市贸促会的20名工作人员之一,参与组织、筹备并保障这场盛会的顺利举行。
“你在你的玫瑰花身上耗费的时间使得你的玫瑰花变得如此重要。”这句出自《小王子》的简单的话却能让整个B20团队感受到它的重量。从7月4日到9月4日,整整两个月,当其他同学在朋友圈上秀美食、秀美景、秀恩爱,当G20志愿者们扳着指头边数返校的日子边愉快地玩耍,当北秀歇业、全家关门、舟山东路萧条一片,B20团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规规矩矩按着朝九晚六的工作时间干活。
因为路远,赶早班车成了一种习惯。
因为工作量大,加班成了一种习惯。
因为时间长,工作也成了一种习惯。
两个月的时间,在市民中心的写字楼里一滴滴流过,在洲际酒店一遍又一遍的演练里淌过,在杭州大剧院,在城市阳台,在国际会议中心,在火车东站,在贵宾下榻的酒店,都有过我们匆匆的身影,有过我们燃烧的青春、消耗的生命。而这,也让B20及其带给我们的共同回忆,变得如此的重要而珍贵。
外语B20成员与浙大城市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玉勇老师合影
嘉宾个人信息的收集审核,礼宾接待方案的起草修改,会务方案的存档更新,峰会现场的场地布置…… 这些都出现在了B20团队的任务清单上。负责团队的郁全胜老师说,我们和普通志愿者不一样,我们是杭州贸促会的工作人员,是处在最核心最重要位置上的螺丝钉。在峰会筹备期,整个B20团队被安插到不同的岗位上,分配到不同的工作组里,边学边做。
会务组的俞惠萍处理了749封邮件,编辑了15页的问题清单、20架公务机公函
邮件组的金天慧收集整理了多达1789封邮件
酒店组的刘岳卿和他所在团队在峰会酒会当天登记审核了超过1000个代表的预订信息
礼宾组的黄世佳和王一铮花了整整一个星期来查询收集所有参会代表的详细背景资料
正如两个月来带领整个团队的成楠老师说:“经过这次历练,我们带着思考回到城市学院,将这一次难得经历升华成我们今后成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