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来鸿系列报道四:KIA ORA——赴新西兰怀卡托大学访学二三事

发布日期:2014-12-31来源:外国语学院

题记:国际化办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两大办学特色,近年来,学院加大支持力度,外语学院也加强与境外高校的合作,每年选派师生赴境外高校学习交流,他们也将在外学习的收获与体会发回国内,在此我们选登部分师生的来稿供大家分享。   

     

怀大所在的城市HAMILTON,俗称蛤蟆屯(当地华人对本地的昵称)。是一座相当相当朴实的城市。自然风光毋庸置疑是100%的。但是也因其朴实,呆久了才发现真的是个大屯。由一个屯字你可以想到这里人民的生活状态。所以在这里最有趣的事情就是好好学习。学校的建筑也是整个城市里数一数二的高楼(最高五层),设施也齐全,只要没有特殊规定你都能进去兜兜转转,体验体验。而文化的多元化恐怕就是你刚踏进校门的深切感受。你在校园里漫步,随时可以看到戴面纱,穿长袍的阿拉伯女生;也可以看到赤脚裹床单的毛利同学;还能够经常遇见像曾经的‘犀利哥’那样造型的原生态学生。耳边随时飘过各种不同的语言。校园不大,可却是个集世界文化于一体的小社区。所以么,呆在宿舍里远没有比在学校里有趣。况且新西兰的房子隔音都不好(木板墙),住的人多噪音就多。关门走路都得小心翼翼。在学校里至少还能大声说个几句。

在怀大学语言的亚洲学生居多,也有来自巴西南非等其他国家的。参加GEGENERAL ENGLISH)课程的教学和观摩,发现各个亚洲国家的学生在一个课堂里几乎都占齐了。亚洲学生除了西亚国家的,其他大部分都是上课默默不语型,这点似乎和在哪里上课还真没什么关系,也让我很好奇,为此也专门就这个话题和院长Chelsea 探讨过。而来自南美巴西的学生,那叫一个热情洋溢,见人说不上几句话,就要和你勾肩搭背,一不小心就给你来段桑巴。老师上课经常要提醒他们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这样的英语课堂自然和国内的完全不同。文化的差异可能未必能带来英语学习中发音的完善和提高,可是文化的融合对于亚洲国家留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态度却是一个大促进。中国的日本的韩国的学生都是内向怕出错的传统学习态度,阿拉伯和南美国家的留学生刚好相反,上课抢着发言,啥都敢说,说的不对就改。久而久之,中国的留学生也慢慢习惯开口表达了。英语这东西,一旦你敢开口说了,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反观我们国内的英语课堂,做老师的我常常要感叹课堂气氛。会有生龙活虎的英语课堂,大家交流激烈,上课也不觉得累;也会有闷闷不乐的英语课堂,上完课身心俱疲。课堂气氛这件事实在是很影响老师情绪和教学斗志的一件事。在怀大各种课堂里旁听,有时候授课老师也不介意增加工作量,让我也参与其中,就越发能深刻体会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的重要性。在他们的课堂上,互动是一个必定程序,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整个教学模块里很重要的一环。互动从基础的探讨词汇用法,到造句写文章,到对老师的话题设定。更要进一步互相交流对话题的理解和准备。很多时候,我发现我们在国内教学课堂上也在执行的程序,为什么总感觉效果不如国外同行的好。是模块设计的问题呢?还是学生的组成问题?抑或还是文化单一的问题?

而在GE ALED课堂上,每个学生每天上课前都会自己主动选择新的同桌(这也是开学的课堂规则设定)。这一点实在是和国内的课堂很大不同。在国内的教学课堂老师总希望学生固定座位,以便能更快地熟悉学生;而学生们也更愿意和熟悉固定的同学坐在一起。这应该算是文化差异么?同桌的更换组合一来能尽快和同学熟悉,二来不同文化背景来自地的同学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学习思考方式,所谓在多元文化中学习的好处可能从这么一件小事上就能深有体会了。我经常想,将来我们学校也招国际学生了,那么这样的多元化课堂就不再需要我们跨越千山万水地到别的国家去体验去观摩学习了。

至于印象更深的事情,恐怕就是这里的天气了。虽然身处新西兰北岛最坚实的城市HAMILTON汉密尔顿(新西兰南岛多地震,北岛部分地区也偶尔会有),可这里的天气一点都不坚实,时时处于崩溃模式,顷刻间能够从万里无云转至倾缸大雨,切换之快令人侧目。丰富多变的天气也造就了新西兰英语中丰富的气象词汇:A few early showers,其实不是说早起冲个澡,而是说早上有时有大雨。至于我们认为的代表下雨的rain在这里人的眼里就是毛毛细雨,新西兰人在rainy天里是不撑伞的。 更最要命的是他们对于狂风的习以为常。我常告诫朋友的是出门别张着嘴,小心脸被吹歪了。可是这里的人民却如此坦然。我不记得在新西兰有哪天经历过完整篇的某种气象状态。12月的新西兰,算起来也是这里的夏天了,还是下雨刮风出太阳偶尔再来个小冰雹这样的老四篇。好在当地人体格都很健壮,所以就算时速100公里的风也不会把他们吹跑。以至于我这样的身板要再三思考是否真的需要假期去WELLINGTON。我怕我到了惠灵顿街上只能抱着柱子,眼巴巴看着KIWI们昂首阔步从我身边走过。

而毛利文化则是我来新西兰之前觉得非常之神秘非常之向往的,可等真正呆下来后,才发现毛利文化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当然那些针对外国游客的旅游景点多半都有个毛利文化村,里面有各种毛利风俗表演。可我想要的是文化的日常感受。毛利文化既没有在新西兰人民的饮食文化中体现,也没有在他们的日常穿着中体现。唯一能发现的是他们那些路牌指示,好多都用了毛利语。我刚来的时候觉得怎么这边的地名读起来倍拗口,回头一问,噢,那是毛利语。Rotorua,Kaitaia,Napier, Whanganui, 发现上述词汇中熟悉的了么? 这些都是用毛利语来命名的地名,不过我肯定其中有一个很多人能猜出来。WAIKATO这个单词我也费了好多功夫才读顺的。HOMESTAY 女主人的小孙女有回来度假,告诉我她正在学习二外,我激动地问“Chinese”? No, Maori.  “ 那说两个听听。”小姑娘想半天才蹦出个“KIA  ORA”(毛利语:你好)。

那好吧,让我也来说: KIA ORA, 我远在千里之外的同事们,学生们!

 

    陈晓角,女,硕士研究生,讲师,受杭州市教育局海外教师培训基金资助,在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研修。

 

 

 

返回顶部
关闭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