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赵馨漪,英语系0903班学生,2011-2012学年专业精英奖学金获得者,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三好学生。大学期间除了曾两次获得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业优秀一等奖学金之外,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学院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美国江浙工商总会奖学金、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对外交流一等奖学金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在校外参赛过程中,她获得了第三届“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华东赛区优胜奖和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杭州赛区三等奖。
初次见到赵馨漪学姐是在优秀学生经验交流会上。她有着一长串的奖学金获奖证书,多得让人咋舌,而更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她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经历。目前,她正过着寻找公司面试和实习的充实的大四生活,但与其他人相比,则显得有条不紊。
从大一刚进校参加分院的单词测试大赛以来,赵馨漪拿了无数第一,其中包括英语专业成绩第一。回忆起大一生活,她说:“如果学业满分是10分,我给自己打9分。打9分并不是不满意自己的表现,只是想告诉自己,不管在哪里,不管在什么时候,永远可以进步,永远有进步的空间!”赵馨漪总是积极乐观,充满斗志。她所获得的那些成绩都来源于她平时的努力、坚持。坚持过数月12点睡6点起的作息;坚持过每天背100多个单词的生活,坚持过每天运动30分钟的日子。她坦言,当年的努力是为了能够通过浙江大学的立交桥考试。她取得了立交桥考试两门笔试第一名的好成绩,却意外败北了。难过和不甘心是必然的,她开始自我反省以往的不足和缺点。她相信勤能补拙,在看清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继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而不是“在学校里自甘堕落”。
“人这一辈子要对自己负责,平庸的也是过一生,轰动的也是过一生。虽然不求别人记住自己,但至少要让自己无愧于自己这仅有一次的生命。我会继续奋斗下去,永远不抛弃,不放弃,直到我奋斗不动的那一天。”她在自己的日志里写下这样一段话,又开始了对新目标的追求。大二,她顺利通过了中级口译、高级口译考试之后,又参加了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为了提高演讲能力,她每晚上网看名人的演讲,练习语音语调,甚至动作,坚持了一个月直到比赛。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
她一直是个满脸笑容,不停地给身边的人带去动力的人。她的日志一直在更新,写理想、写生活,身边的同学都羡慕她的充实。她坦言:“其实没什么好羡慕别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优点,只是你还没看到。你羡慕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羡慕你。把自己跟别人比只会比出自卑,多跟自己比比,会获得自信和自谦。”她也曾迷茫烦恼过,但是她一直坚持“The shortest answer is doing!”
大三的时候,她成为AIESEC的一员赴塞尔维亚参加“生命无国界”实习项目,为当地儿童教授艺术、运动、宽容等主题的课程,但项目临时搁浅,于是她们寻求当地红十字会帮助,开始了对当地贫困居民的救助工作。她现任AIESEC浙大分会的项目经理,负责城市学院市场的开拓和日常管理。今年暑假已经帮助8名同学匹配海外志愿者项目,他们的足迹远至印度、欧洲、非洲。
此外她还参加了学校的大学生科研项目,学以致用,开展了“英语语法语料库建设”、“外国人西湖印象调查报告”、“雅思与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的比较研究”等课题的研究。今年5月,她还参加了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中职教育扩招、质量评估及财政投资研究”课题的调研,受益匪浅。
就像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说:“你们不可能从现在这个点看到将来,只有从将来才会发现它们的联系。”每一段经历和积累都有着最终的意义。大一时她是分院辩论队和学院合唱团的一员。辩论队的训练锻炼了她的思辨能力,合唱团激发了她对艺术的热爱。英语专业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的职位培养了她耐心细致。正是这些经历,使她从不敢在公众场合说话到能够在面对陌生人时主动大方的讨论,直视自己的弱点,填补自己的空缺,帮助她储蓄更多的力量,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