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言传,更重身教--学生记者眼中的陈小莺老师

发布日期:2008-04-08来源:南京大汉

    编者按陈小莺老师教育教学工作最大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引导学生尽早规划自己的成才道路,而她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为她的课堂教学注入了特有的活力。一个小语种在城院发挥了大作用,正是她有梦想有追求的人生的一个体现。

    一直坚信:好老师必将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因为他们不仅仅教授知识,训练学生将来谋生的本领,更重要的是,他们自身的经历和经验就是很好的教材,给学生启迪,使学生受益无穷。

    外国语分院陈小莺副院长就是这样一位受到学生喜爱与尊敬的好老师。陈老师自2003年调入城市学院,连续六学期获得“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学一等奖”,她讲授的第二外语法语深受同学喜爱。考虑到提升城市学院学生的学历层次,她用晚上时间开办了“留法语言培训班”,为同学们将来的出国深造作准备。2005年夏天,在陈老师的帮助下,01级有四位英语系的学生已成功进入法国大学就读硕士学位。

    陈老师不仅工作出色,而且注重生活品质,幸福地经营着她的家庭 ,她丈夫是技术精湛的外科大夫,女儿2005年获得浙江省本科优秀毕业生称号,目前就读于法国里昂第三大学商学院。去年,陈老师被评为“2004年浙江大学家庭事业兼顾型先进个人”。

    我有幸通过采访结识陈老师,不经意间被她那法国文化熏陶出来的浪漫情怀和我们上一代人特有的务实精神深深吸引。

“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出口”

    采访前,陈老师得知我即将出版自己的处女作,她关切地问我出版是否顺利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并提供我许多宝贵的建议——也许对陈老师来说,关心学生、鼓励学生是她生活中非常普通、经常在做的事,不足为奇。但是我,一个从来未上过她课的学生记者,听到这些鼓励和建议,还是心头一热。

    我想,不仅对我,陈老师对她所接触到的城院学子都是这样,一视同仁。陈老师说:“城市学院的学生很棒,首先,能考上城市学院就意味学习能力和智力条件至少在中上水平,80%---90%的同学都是奋发向上的,城市学院培养出了很多优秀学生,在各个领域都有不错的发展;与浙江大学相比,我们的同学更加外向。当然,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即使有些很优秀的同学,也有承受不了压力的时候,尤其在考研的冲刺阶段,我曾碰到一边向我诉说,一边泪流满面的学生。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耐心地倾听,要充满热情地鼓励帮助他们。当我看到我们的同学克服困难,考上浙江大学或上海外经贸大学,成为这些高等学府的研究生时,我也分享了他们的快乐。”陈老师在浙江大学工作时,同学们在网上亲热地称她为“小莺姐姐”。陈老师说,“我们是师生,但我们也是朋友,我会告诉我的学生,浙江大学的学生自我设计开始得比较早,有不少同学在大二时就已经通过了GRE、雅思、或托福的考试。我们设定目标一定要有高度。即使我们尽了努力,达不到预定的高度,但我们肯定已提升了自己的层次。我很高兴城市学院的学习氛围在逐年改善,变得越来越好,参加考研和出国深造的学生越来越多,我们要注重对他们的引导。经常有同学会问我某个时段是否有空,希望就他们的发展方向找我聊聊,我很重视学生对我的这份信任”。“和其他和任何一所大学一样,我们这里也有10%--20%的同学不太用功,没有目标,作为老师,我真替他们着急,一直在思考用什么办法启发、引导他们珍惜大学时光。我对他们说,“即使放下把自己培养成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样的大道理,你们将来总有一天会为人父母,要赢得心中另一半真正的、永恒的爱,成为自己孩子的坚实的依靠,生活得安定自信,年轻时的知识积累和奋斗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及把这一理念付诸实践也是人生一辈子要做的事。”

    在陈老师看来,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出口”。她经常在学生中倡导上进的理念,学生们也渐渐把她当成是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她不仅用自己的经历及她那些事业有成的同事及朋友们的人生经验来启发引导学生,也经常会告诉同学们他们身边优秀学生的事例,以此来激发同学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她认为“年轻人的可塑性很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同学曾问陈老师“ 我们真得有那么棒吗?”但他同时也表示这样的鼓励确实使他们感到自信,对他们的成长有正面的激励作用。

“我一直在追”

    陈老师说,任何一个人想在社会上取得成功,都必须具备以下两点:一是责任心,二是永远有梦、有追求。交谈间,不难发觉其实陈老师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奋斗的经历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陈老师人生最青春烂漫的黄金年华是在文革的动乱中度过的。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她学会了缝衣、编织、买菜煮饭等家务事以及精打细算过日子。少年时代种种经历使得她的性格中多了几分坚韧和勤俭。与很多停课在家的同龄人不同, 1974年高中毕业后,陈老师依然坚持自学,并到杭州教师进修学院旁听英语和化学。

    1976年找到机会进入杭州第十四中学担任英语老师。1978年恢复高考,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大学毕业后进入浙江大学外语系工作。陈老师的工作得到了外语学院领导,同事及学生们的充分肯定和认可。2002年,她所教的法语选修课程曾入选浙江大学首批建设的100门精品课程。在教学之余,她在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曾兼任过教学秘书、总支委员、支部书记、研究生科科长,工会委员等职。

    1990年陈老师留学法国,在里尔三大攻读现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陈老师说留学的经历对她以后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国内时,每周只需要上八节课,有大量的业余时间,根本没有想过到了法国会变得那么忙碌。”陈老师告诉我,为了赚够硕士期间的生活费并为将来读博打下经济基础,在开学前三个月,她一直在打工,并且每天设定工作目标。而开学之后她更是加快了生活节奏:8小时学习、8小时打工、8小时睡觉,平均分配时间,不舍得浪费一分钟。陈老师说留法三年用坏了3个闹钟,为的是想“用一年换十年”。
1992年10月陈老师获得硕士学位,并进入博士课程的学习。后来因为婆婆患癌症,陈老师认为丈夫独自一人照顾患病的母亲和培养正在读小学的孩子非常艰辛,于是毅然决然中断学业回国照顾家庭。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陈老师没有忘记为校园以外的大社会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她利用业余时间和寒暑假在国际旅行社当过导游,帮助企业做过翻译。这些校园外的兼职工作让她数次去美国参加商务谈判,去欧洲参加大型的交易会。她曾数次参于与国际500强公司面对面的谈判,多次到过英国、爱尔兰、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匈牙利等国。1997年秋,她作为法国驻上海领事馆推荐的四名中国代表之一,代表中国华东地区列席了在越南召开的法语世界首脑会议教育分会。陈老师说正是这些经历开阔了她的文化视野,丰富了她的人生阅历,提高了她的社会和人际沟通能力。而当她把这些经历融入课堂教学,教给学生如何吃西餐品葡萄酒等西方生活礼仪时,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为了研究青年学生的学习心理,陈老师认真阅读了女儿在北京培训时带回来的《新东方精神》,通过书本了解新东方的年轻教学精英们“用了什么魔法让他们在青年学生中拥有那么大的号召力,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会让我们的课堂更有吸引力呢?向年轻人学习,兼容并包,博采众长也许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工作就是享受”

    陈老师告诉我,在中学时代,她就迷上了《乡村女教师》,认为当老师是件很浪漫的事。先是美丽的想象,付诸实施后,她喜爱并努力着。她说:“教育工作肯定是一种崇高的事业,极大部分的社会精英均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的支撑。因此,教书育人既是教师对社会的贡献也是自身人生价值的体现。中国有很好的尊师重教的传统,我们的社会越来越重视教育,给予教师很高的社会地位。作为大学教师,每天面对朝气蓬勃的年轻学子,时刻受到新思想的冲击”,“我很感谢我的学生让我保持年轻的心态。有一天,我在公交车驾驶座上方看到<<工作着是美丽>>这么一个句子,我当时就想,这是对我每日生活的最好诠释。我很感谢我的父母,当初支持我选择了这个职业,我觉得我很幸运,我很热爱我的工作。”

    “工作就是享受”,陈老师希望把自己对生活、工作的热爱、对同学的热爱表现在自己工作生活的细节中,学生们喜欢陈老师身上淡雅的CHANEL 或 CD香水的味道,女孩们会留意陈老师喜欢用颜色各异的丝绸来点缀自己深色的服装以及她衣领上那些精致的小别针。她有时会穿上一件紫红色的绣花中装,在讲台上带着愉悦的神情听台传来“哦….”的赞赏声,她愿意听到同学们在课后说“陈老师的气质不错,到底是从法国留学回来的….”。她认为教师的外在形象也是教师个人魅力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她希望自己的学生在学识饱满的同时具有高雅的举止、翩翩的风度。

    她在课堂上释放她对工作与生活的爱,她的讲课充满激情,陈老师认为“外语能力的培养,一定要重听说,重基本功的培养。但教学形式的设计要多样化,要动静结合,避免单调的重复。老师与学生一定要课堂上要有情感的互动,要对上课的效果进行总结。”作为有经验的教师,她总能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你能感觉到她的严格和因材施教,对于无故缺课的同学,她会请同学把该同学叫回课堂,但是对于学习超前的同学,她允许申请免修,同样,她也同意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偶尔请一两次假去做另一件有意义并且紧急的事

返回顶部
关闭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