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梭,春花秋实。从大学毕业成家立业至今,二十几年匆匆如水般流逝。
人生最青春烂漫的黄金年华,有十年时间,我是在文革的动乱中度过的。幸运的是,1974年春高中毕业后,我坚持自学,1976又找到机会进入杭州第十四中学教了三年英语和政治。1978高考恢复,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82毕业进入浙江大学外语系,任职止于2003年调入城市学院外语系。期间1990年-1993年,我留学法国,1992年10月获得法国里尔三大现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并进入博士课程的学习。后因为我婆婆患癌症,孩子尚年幼,我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国照顾家庭。
我要感谢我的家庭,我的老师和我任职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他们在我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给予了我教育和帮助。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铸就了我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吃苦耐劳的坚韧毅力和真诚友善的个人性格,也使我拥有了我所热爱的事业和家庭。
进浙大不久,我的工作就得到了外语学院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1985年光荣加入了共产党。同样,我的教学工作也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由于采用听说领先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的教学语言、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我的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02年我所教的全校法语选修课被评为浙江大学首批精品建设课程。除了教学本职工作外,我曾担任过系里不少社会工作,如: 党支部书记、系党总支委员、系工会女工委员、教学秘书、研究生科科长等职。进入城市学院后,我又兼任了党总支书记和分院副院长。
在城市学院近两年的工作中,我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所教的法语第二外语课程连续两学期获得教学质量一等奖。为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我提议外语学院的学生向全院学生发出了晨读的倡议,不少同学因此养成了晨读的好习惯。学生们已把我当成是一个可以交心的老师。经常有同学碰到学习或个人发展上的问题来找我谈心,或邀我参加班级主题班会,我总是热情地参与,珍惜学生们对我的信任。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活动及抗击“非典”的日子里,我的投入也受到了同事们的好评。我根据自己对社会的了解,为毕业生顺利进入职场提供实用的建议和指导。我动员同事们关心学生的就业工作,介绍有用的社会关系。在城市学院去年组织的招聘会上,外语分院组织的参展单位名列城院第一。为了帮助有出国意向的学生顺利留学法国攻读硕士学位,我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开设出语言培训班,带同学去上海参加教育展,并积极开展与法国高校的联系。
今年,我在中华读书报国际文化专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钱江晚报,浙大学学报上发表了数篇文章和连载。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我与我女儿合作翻译的《海底两万里》(我根据法文版本翻译了上部,我女儿参照英译本翻译了下部)。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与朋友联合编辑的《浪漫法国》专辑。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业余时间和寒暑假,我没有忘记为校园以外的大社会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我在国际旅行社当过导游,帮助企业做过翻译,多次为中国美院翻译过各类讲座。我利用出国翻译的机会数次去美国,用企业的旅费熟识了美国的主要城市。我也多次去英国、法国、德国、匈牙利等国参加各种展览会及商务谈判,有些谈判方企业隶属世界500强。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上一任文化领事非常认同我的沟通能力和进取心,1997年秋,我作为领事馆推荐的四名中国代表之一,代表中国华东地区列席了在越南召开的法语世界首脑会议。正是以上这些经历开阔了我的文化视野,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提高了我的社会和人际沟通能力,它们也为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较为宽广的知识面。
从小,我父母对我们要求颇为严格,要我们认真做事,谦虚待人。兄弟姐妹,团结互助,相互谦让,并且要求我们勤俭节约,乐于助人。在物质贫乏的文革时代,我学会了缝衣、编织,以及买菜煮饭等家务事。在我父母下乡巡回医疗期间,我的邻居教会了我如何精打细算过日子。少年时代的这些锻炼使我受益终身,也使我在成家后很好地融入我丈夫的家庭,并顺利地承担起了相夫教子的责任。我的丈夫目前任职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是医院的3级主任医生,他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责任心得到了医院及病人的一致肯定。我女儿就读于浙江理工大学,是英语系大四学生,成绩名列年级前茅,连续三年荣获一等奖学金。曾获得优秀学生团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今年又连续被评为三好学生。高二时,她就开始在钱江晚报发表习作,是大学校报记者,每年有不少文章见报。
人之于社会乃沧海一粟,个人的命运与社会息息相关。在怀着感恩的心追思流逝岁月的同时,我勉励自己在未来的日子更加努力工作,真诚待人,为社会的进步发展、为大众的幸福,尽我的绵薄之力。